史上最强扣篮
中新社云南德宏5月21日电 题:中缅边境“国门小学”:双语诗书写“胞波”情谊 中新社记者 缪超 刘冉阳 “数学的国门小学公式里,结出了双生的友城谊果实。两国的故事未来,在同一个算式中相遇相知……”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中缅中新社记者探访位于中国与缅甸边境的边境波情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姐告小学,中缅两国学生们共同为节日排练着诗歌朗诵节目。双语诗书史上最强扣篮 瑞丽市与缅甸木姐市紧紧相连,写胞两市早在2012年就缔结为友好城市。国门小学姐告小学处在瑞丽江东岸的友城谊姐告边境贸易区,学校距离木姐市仅百米,故事是中缅一所“国门小学”。 校园围墙立柱上用中文、边境波情缅文写着“好好学习,双语诗书天天向上”等标语,写胞宣传栏印有陈毅写的国门小学诗歌《赠缅甸友人》,身着白色上衣和绿色筒裙的缅籍小学生分布在不同年级和班级里。 5月19日,瑞丽市姐告小学的中缅两国学生在排练“六一”国际儿童节的舞蹈节目。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463人,0.1秒詹姆斯三分绝杀其中缅籍学生183人。”姐告小学校长杨恩凤告诉记者,该校自2005年首次接收2名缅籍学生后,缅籍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在分班时,不分民族、不论国籍,同享中国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杂费等政策。0.3秒绝杀规则” 瑞丽是中缅边境上最大的口岸城市。改革开放后,瑞丽成为最早一批中国沿边开放城市,成立姐告边境贸易区,开发边境旅游,探索“境内关外”模式等,均是开先河之举。 多年来,瑞丽与毗邻的缅甸木姐口岸互通有无,货物大进大出,外来人员熙熙攘攘。如今,在瑞丽工作、经商、生活着众多缅甸人。杨恩凤说,姐告小学的缅籍学生当中,有的是跟随父母在瑞丽生活,有的是寄宿在中国亲戚家。 5月19日,瑞丽市姐告小学的中缅两国学生在课堂上画画。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我的父母从木姐市来瑞丽经营玉石生意多年。”六年级的缅籍学生穆思娜说,在入校分班时,老师会选择优秀的中国学生与缅籍学生结对,让中国学生在学习、游戏、生活等方面帮助他们。“我与同班中国学生舒漫琳结对子”。 “舒漫琳英语常考100分,她帮助我英语学习。”穆思娜告诉记者,舒漫琳的父母从事中缅物流贸易,“她父亲常叮嘱要学习好缅语,因此我常教她缅语。” “结对子”简单的数学加法,让两人一起写作业、玩游戏、看漫画、出板报……渐渐地,她们之间的关系也像中缅两国关系一样,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穆思娜笑着说,她和舒漫琳在学校形影不离,放学各自回家后还经常打电话聊天,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是真正的“胞波”(缅语意为“同胞兄弟”)。 这些年来,姐告小学已有10名缅籍学生进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中国高等学府深造,毕业后在中缅两国经贸、科研、人文等领域发光发热。 正如学生们朗诵的诗歌,“共饮一江水的人们啊,我们有着很多很多年双边的文化和商业缠绵……我们是胞波情谊的见证者,我们是正在发芽的双语诗……” 未来,穆思娜想回到缅甸成为一名中文教师,“做缅中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花卉市场迎来销售旺季 年宵花走俏迎新春
- 端午假期首日迎来出行高峰
- 数智赋能构建“家门口”智慧就业服务圈 百姓享受高质量充分就业
- 利企便民!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助力“高效办成一件事”
- 数十次跨海促交流 百岁“泉州女孩”龚书绵辞世
- 端午假期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57亿人次
- 用“六一”的方式打开天津
- 矢志建设科技强国——五位科技领域代表讲述科研故事
- 广东12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获表彰!梅州的他们,上榜→
- 查找身边安全隐患 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
- 事关志愿填报!高校招生章程必看的核心信息大盘点
- @高考生 考前考中要注意什么?教育部十问十答来了→
- 中国著名音乐人陈彼得逝世
- 聚人气 拓市场 共奋进——“塞上江南”经济焕发新活力
- 从青春开始的“健康倒计时”?早戒烟,早获益!
- 【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时节】我国夏粮大规模机收全面展开
- 梅州结束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热评丨焕新家园:城市更新的民生答卷
-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探访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
- 儿童节快乐!愿我们心里永远住着那个赤脚奔跑的孩子
- 搜索
-